首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要闻  
PM2.5年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 去年北京空气质量7年来最好
2020-01-04 09:25:54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昨天上午,市生态环境局晒出了2019年大气治理的成绩单。2019年,本市PM2.5年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相比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又下降了9微克/立方米,创下了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而且2019年全年,北京没有出现严重污染日,重污染日仅4天。
 
全年无严重污染日
 
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2019年,在区域空气质量同步改善、气象条件较常年整体有利的情况下,北京市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纵观2019年全年,北京市优良天数为240天,占比65.8%,其中一级优天数为85天,二级良天数为155天;2019年重污染日4天,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全年无严重污染日。北京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出现严重污染日和持续3天以上的重污染过程,污染峰值明显降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发生频率明显减少。
 
与2013年相比,2019年达标天数为240天,较2013年多了64天;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19年的4天,减少54天。2019年连续280天未发生PM2.5重污染,远超2013年的87天。
 
除了PM2.5之外,2019年北京市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别为68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二氧化氮首次达到国家标准(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稳定达到国家标准(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20%。
 
南北污染差异缩小了三分之二
 
2019年的空气质量也呈现出明显的特征。记者了解到,从月度变化上看,2019年四项主要污染物仍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征。其中,2019年5月至9月PM2.5平均浓度基本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相当,8月月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开展监测以来的历史最低值。但秋冬季污染仍然较重,PM2.5平均浓度较其他时段高出33.3%,2019年的4天重污染全部发生在秋冬季。
 
而从空间分布上看,2019年PM10、PM2.5和二氧化氮仍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特征,二氧化硫全市均处于较低浓度水平。其中,2019年密云区、怀柔区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34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南北污染差异虽然仍然存在,但已经明显缩小,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19年的23微克/立方米,全市PM2.5逐步均匀化。
 
刘保献表示,与城市非交通环境相比,交通污染问题仍较突出。从年均值来看,2019年交通环境NO2、PM10、PM2.5分别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8.6%、8.8%、9.5%;从日变化来看,2019年交通环境NO2各时段较全市高出约17至21微克/立方米。
 
此外,2019年“粗、细颗粒物”改善均有所突破。细颗粒物方面,PM2.5一级优的天数显著增多,达187天,占比首次超过50%,是2013年的2.6倍;粗颗粒物方面,截至11月底,北京市累计降尘量为6.0吨/平方公里·月,较去年同期下降22.1%。
 
气象条件贡献占比两三成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邢佳介绍,通过估算,2019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中,气象条件即“天帮忙”贡献了两至三成,剩下的70%左右主要是本地和周边协同减排贡献,即“人努力”的结果。而说到底,空气质量的改善,是北京市长期治理大气成效的体现,也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全市以PM2.5治理为重点,以“一微克”行动为主线,坚持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持续聚焦移动源、扬尘源、生产生活源等重点污染来源,持续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区域联防联控。
 
在重型柴油车方面,管控力度持续加大,已经将20.5万辆超标车纳入“黑名单”闭环管理,并可以实时远程在线监控2.8万辆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情况。据统计,2019年全年,本市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货车4.27万辆;截至11月底,新增纯电动车6.8万辆,累计推广新能源车达30.2万辆。
 
针对扬尘污染,齐抓共管形成扬尘管控强大合力。1月至11月,全市降尘量均值为6.0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1%。依托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共享实时监测数据,实现了精细管理。
 
2019年移动源执法也依旧保持高压态势,进京口、市内重要道路开展24小时路检路查,共检查290.5万辆次,是全年任务量的1.9倍,处罚22.9万辆次。对超标频繁企业开展精准入户抽查,累计检查21.3万辆次,同比增长67%,处罚1.3万辆次,同比增长1倍。此外还有针对固定源污染的专项执法检查,全年共立案查处固定源大气类违法行为2859起,处罚金额5852余万元,实施查封、移送拘留等五类重大案件885起。对热点网格高值区、空气质量落后的乡镇(街道),开展了七轮次“点穴式”执法,精准发现涉气类环境问题2083起。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十三五”规划的全面收官之年,北京市将继续以PM2.5治理为重点,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重点污染物,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尽最大努力推动全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
 
热点问答
 
●42微克/立方米,意味着北京市大气治理进入了什么阶段?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PM2.5年均浓度到42微克/立方米,可以说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区域协同治理的一个长期成效的体现。这几年,北京市的大气治理每年都进步一个台阶,进展很明显。但到如今,大气治理已经迈入了一个攻坚的深水区,既然是攻坚战,就是最困难的攻坚时期,意味着好做的工作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个时期,控制污染增量的边际成本增大,难度也越来越大。
 
●下一步,北京市大气治理难点在哪?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表示,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而接下来还处在攻坚时期,难主要难在三个方面。
 
一是污染的减排空间缩窄,措施边际效益下降,同样的措施,可能之前做了能降低3微克,而现在做有可能1微克也降低不了;
 
二是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脱敏,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还有可能发生空气重污染;
 
三是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空气是流动的,需要大范围的联防联控,大气污染整体要达到相对轻的程度,需要长期的努力,这也是非常困难的。
 
●2020年PM2.5浓度会持续下降吗?
 
李翔介绍,对于大家关心的,PM2.5浓度是否还会持续下降,可以说这也是全市最大的期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2020年北京市大气治理的措施,是按照聚焦重点、加大力度的原则,持续推进,针对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特别是还有突出挥发性有机物的专项行动。目前正在编制2020年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