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中国古代没有狮子,为何却诞生了石狮文化?
2020-12-07 18:58:2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文化不被时代所接受被抛弃了,而有一些却历经千年洗涤仍流传至今,石狮子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石狮子是以大理石、青石等为材料,以狮子为原型雕刻而成的。石狮子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辟邪物,常被摆放在宫殿、园林、府邸等地。而在如今石狮子也作为一种身份、美好寓意的象征物,被放置于一些酒店、住宅、景区等地的门口。

 
从狮子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的经过,看石狮文化的起源
 
狮子并非中国本土之物,最早是西域各国将其作为贡品进献于汉章帝。
 
《后汉书·西域传》就曾记载这一事件: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也。"
 
之后,狮子作为一种舶来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
 
狮子作为外来物,受到国人厚爱,也与汉朝时佛教东传有关。西汉末年时,佛教经西域传入内地。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汉哀帝时期,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将《浮屠经》口授于他。之后,佛教就在社会上层人士之间流传开来。而狮子由于形象威严,也被作为佛教的圣物,被佛教信徒所信仰,许多与佛有关的物品,都以"狮"来命名。例如,佛教中将佛的坐席称为"狮子座"。
 
狮子的形象,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其威猛、正面的形象也被国人喜爱,并在之后将其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汉唐时,狮子也被宫廷、部分官宦人士用石头雕刻成石狮子,放置于帝王陵墓、贵胄坟前,用于威慑他人。就如我国最早的石狮子现存于嘉祥武氏祠内,这对石狮子高1.24米,长1.45米,雕工精细、形象威严、颇有气势。但此时的石狮子也只是作为陪葬物品使用,并仅限于上流人士之中。
 
那石狮子何时作为一种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中,并被做为辟邪、镇宅之物放置于大门口的呢?根据程张的《元代石狮趣谈》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坊市"制度,由政府划定一块区域,居民居住于坊中,进行集中管理。当时坊柱上大都会放置一块石头,称为夹石柱,用来防风避震。工匠们为了使坊柱变得美观,就会在上面雕刻一些狮子、麒麟等瑞兽,来表达美好的愿望。这就是石狮子后来被用做看门的开始。
 
宋元时期,不再沿用"坊市"制度,但在坊柱上雕刻瑞兽的习惯却被保留了下来。由于狮子威严的形象,一部分达官贵人为了显露自身的地位,就将坊门的式样简化,变为门楼,将狮子形象雕刻其中。石狮也由之前被摆放于陵墓中逐渐被当成装饰品,放置于皇宫、园林、住宅、寺庙等之中,用来镇宅驱邪和彰显身份。也是在这时期,石狮子作为装饰物并不再是上层阶级的专属,开始走向普通百姓家中。
 
明清时期,石狮子在民间更为普遍,在祠堂、会馆、居民区、牌楼等地都能看到。并且随着工匠技艺的改进,石狮有大型石狮和小石狮的之分,大的能够摆放在大门口,小型石狮也被设计成摆件陈列在室内,甚至被做成玩具供人赏玩。如晋陕黄河流域的拴娃石狮,就是小型石狮的代表
 
石狮造型体现了不同朝代的时代风采
 
东汉时期的石狮子,与现代的石狮子造型相比,其整体形态更趋向为老虎。因为那时狮子虽然传入我国,但真正见过狮子的人寥寥可数。工匠在进行雕刻时更多的将神话中的神兽形象带入其中,如老虎、麒麟等。且当时的雕刻技术并不发达,在整体造型的设计上比较简单,并没有什么装饰物,只在关键之处进行刻画,整体形态主要为站立式。
 
唐朝时,石狮子主要为蹲狮和走狮。蹲狮的四个爪子呈现为三角形,且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也体现其中。蹲狮整体造型丰满,肌肉发达,眼神刻画锐利,爪牙突出,给人庄严、威猛之感。走狮,四肢形态为站立式,造型多为卷毛狮,比蹲狮雕刻的更为凶猛,整体肌肉线条更为突出,仿佛一头真狮向你走来,也展现了大唐的繁荣昌盛。
 
2013年出土的则天庙前唐代石雕狮子,就是典型的蹲狮。石狮底座高1.70米,总高4.85米,两足前伸,后部下蹲,体型庞大。狮子头部为卷发,巨齿露出,狮身挺拔,目光如炬,显得气势宏伟。
 
宋代,石狮子多为蹲狮,工匠的雕刻技术也更为娴熟。在对狮身的雕刻上,增加了许多装饰物,如狮子颈部带有项圈,狮身身上缀有铃铛等。并且为了使石狮显得更为高大,常搭配底座。且与唐代石狮威猛高大、肌肉发达,显得浑厚有力、强悍威猛相比,宋代石狮更为狮身更为瘦长。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也使得石狮整体在显示出威武气势的同时,增添了一抹温和之气。
 
巩义市的宋陵公园,是北宋皇帝宋仁宗的墓地,在此处摆放着一对石狮子看守皇陵。这对石狮为蹲狮,颈部带有红缨,肚子处挂着铃铛,尾部雕有祥云一样的图案,身形瘦长。石狮的四肢粗壮,指尖锋利,嘴巴大张,怒目而视,从而散发出一种庄重、威严之势,能在不知不觉之中震慑他人。
 
明清时期的石狮子在雕刻方面,已经有了固定模式。
 
《扬州画舫录》中就记录了如何去雕刻一只石狮子:
 
"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跨、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秀珠、出凿崽子"。
 
明清时期的石狮在继承前朝在狮身上绣铃铛、绣带等的做法上,也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发展娱乐的趋势,使得石狮子在保持整体庄严、肃穆的气势上,更加贴合民间百姓的装饰用途。
 
故宫石狮子为明清石狮,整体上看仍然高大凶猛,但从面目特征来看,弯曲的嘴角使得整个石狮较宋朝之前的石狮形象,显得更为温顺。狮子左脚踩着圆球,狮身的雕刻细节更为繁杂,也多了一丝观赏的价值。
 
从东汉时期到明清时代石狮子造型的演变,可以看出在整体上保持石狮威猛的形象外,随着各朝代工匠技术的改进,石狮的造型也变得多样起来,从之前只是站立的走狮发展的后来脚踏绣球或拥有底座的蹲狮。在狮身上绣上红缨、祥云、铃铛等图案,使得石狮也可用于寻常人家来装饰使用。这不仅扩大了石狮子的用途,也更加契合中国人的审美,使得狮子虽为外来物,却可以在中国大地上受到极高礼遇,石狮子文化也可以延续发展下去。
 
石狮子的造型百变多样,代表着不同寓意
 
彰显身份
 
因为古人认为狮子威猛高大的形象代表着权威和富贵,所以常可见皇陵、宫廷、一些达官贵人等的门口摆放石狮子。并且通过规定狮子头上的卷发个数,来体现自己的官阶品级。如一品衙门前的石狮子头上要有13个卷,然后往下数,直到七品以下官员府衙门口就不准再摆放石狮子。这也体现古代官品的等级森严,在饰物的摆放上不能越级使用。
 
镇宅驱邪
 
在古代人眼中,狮子同老虎、麒麟、朱雀等瑞兽有相同地位,可以驱邪避害,保佑家宅安宁。
 
汉代东方朔撰写的《十洲记》中就曾记载:
 
"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可见,狮子可辟邪一说由来已久。
 
所以古代宅院常可见门口摆放一对雌雄狮子,狮身面向西北方。因为八卦学中,狮子居西北方最为有利,雌雄双师可以阴阳相合,驱散邪灵,阻挡妖魔入侵。所以在极为注重风水学的古代,人们为保自己家族兴旺,官运亨通,对石狮子文化极为推崇。
 
绵延子孙
 
大门口的石狮子为雌雄狮子,有的狮子脚踩绣球,有的狮子是脚踏小鬼,还有有的石狮子造型是母狮子脚下趴着一只小狮子,母狮子可看作人类的母亲,用手爱抚着小孩子。这表示这家宅院的主人希望人丁兴旺,子嗣昌盛,家族繁荣。
 
招揽财运
 
大宅门口摆放的石狮子的嘴通常是一闭一张,张着嘴的狮子被看作是进财,闭着嘴的狮子为守财,而且张着嘴的狮子通常表情凶狠,而闭着嘴的狮子表情柔和,这寓意着财产只进不出,财运亨通,招财进宝。现今在一些银行、酒店等地,经常可见这类石狮子。
 
总之,正因为在雕刻石狮子的过程中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了中国人一直以来追求平安幸福、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因此虽然中国古代没有狮子,但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仍然创造了石狮文化,并且历经千年却仍为被淘汰。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石狮造型结合了各地风俗,跳出了固定模式,有了别样面貌。如北方石狮豪迈粗犷,南方石狮温柔秀气。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