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将长笛艺术“调和”得活色生香 ——记贵州大学长笛教授杨大志
2021-08-25 09:56:41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四十年间,作为长笛演奏家,杨大志先生屡屡获奖;作为长笛教育家,培养的弟子接连在国内、国际长笛赛事上拿得首奖。四十年间,他组建贵州省长笛学会,成立贵州长笛乐团,担任全国及国际长笛协会、赛事的负责人、评委,推动贵州长笛在台下开花、台上结果。

 
杨大志的长笛之旅,是由竹笛开始的。那是他读环西小学时,一次登台表演诗朗诵,有老师觉得他气息不错,说他是个吹笛子的好苗子。杨大志听到后,真的砍来一根竹子,晒干后自制了一根笛子,后来由于音准不够,他还是花1毛6分钱购得一根竹笛,自己学着吹,吹着玩。
 
小学三年级时,他带着笛子,去家在上海音乐学院旁的舅舅家过暑假。舅舅听着他的笛声,忽然说了一句,“我找人教你吹笛子。”找到的老师是隔壁邻居,名叫陆春龄。陆先生笛声如珠走盘,且能自度曲,人称“中国魔笛”“中国笛王”。彼时陆先生在上海民族乐团担任独奏。以后每逢暑期,杨大志便奔赴上海学笛,由此走上了“与笛结缘”的数十年时光。
 
很多年以后,杨大志都记得这段学习的时光。1971年,杨大志带着他的长笛进入黔东南州文工团。黔东南州文工团是当时全国保留的两所民族特色的文工团体之一,人才济济。文工团演出多,一年内上山下乡的演出有280场,演出地经常不通电,场坝上吊起一盏马灯就开演。灯光很暗,连谱子也看不清,全靠平时的背谱和练习。杨先生说,他背谱的工夫,就是在这段时期给“逼”出来的。
 
1978年,四川音乐学院招收了两名长笛学生,杨大志便是其中之一,师从著名长笛教育家张宏骏教授。在校期间,杨先生便获得诸多奖项:1979年至1981年,连续三年荣获“蓉城之秋”音乐会表演金奖;1979年至1982年,连续四年荣获“苗岭之声”“花溪之夏”音乐节金奖;1981年获全国交响乐比赛表演金奖、崔文玉长笛重奏作品一等奖、李传佳长笛独奏作品一等奖,1982年在上海全国长笛比赛上获奖……1982年毕业后,他分配到贵州省艺校任教,纵观全校乃至全省,教授长笛的只有他一人。
 
谈到自己的心愿,杨大志的想法很纯粹:推动贵州长笛由个体式的“独奏”“协奏”,走向集体性的“合奏”,在长笛艺术领域发出属于贵州的声音。
 
“长笛不是机械发音,每位演奏者都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脑、唇、手、喉、腹部、气息等,像演员一样塑造各种各样的角色,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最初是乐器在发声,然后一步步地发展为气息在发声,情绪在发声,思想在发声……好的声音,是跳出音乐看音乐,从思想里出来的。”杨大志说。
 
杨先生将对长笛艺术“个性”的理解和把控,融入教学当中。他不使用长笛教材,也从不编写长笛教程,“每个学习者的个性能力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发育发展也都不一样,只能因材施教。”他像调校每一件乐器一样,帮助每个人调教出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
 
杨大志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国际的长笛比赛中频频亮相并获奖。不仅如此,他教过的学生,有的在国内外的乐团或专业院校任职、任教,形成了长笛艺术的“贵州群体”。
 
杨大志2002年组建的贵州省长笛学会,就是长笛艺术“贵州群体”的集体“合奏”。几乎每个暑期,学会都会送老师和学生前往欧洲等地学习,“欧洲不仅是长笛艺术的源头,也是高地。几百年间沉淀了厚重的长笛文化。到艺术发源地和高地去,可以从技术、思想、文化等不同层面,感受艺术语汇、文化语境,领会精髓。音乐最终是由文化体系、思想深度支撑的。”杨先生说。
 
学会成立近20年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营造“高水准音乐语境”,实现“多方位国际接轨”,推动贵州成为长笛强省。并通过组织、参与赛事,展现贵州长笛群体的实力。在贵州长笛界,杨大志先生是一个好的“演奏家”“教育家”和“掌门人”。这其中共同的道理,大概和其做得一手好菜一样讲究“五味调和”,杨先生将贵州长笛艺术“调和”得活色生香。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