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产业  
非遗棋艺跨界融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蒙汉双语棋"课程获阶段性成果
2025-05-26 10:02:4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为民  分享:

 

  围棋:天地方圆中的东方哲学起源于中国,距今4000余年,《左传》《孟子》中均有记载它有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有着阴阳相生相克的辩证思维,还有着金角银边的战略体系,通过围地效率与攻守平衡实现""的控制全球150个国家开展围棋教育中国师范院校普遍开设围棋选修课但仍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破文化隔阂的痛点。

image.png

鹿棋:草原星辰下的游牧智慧蒙古高原千年传承,《蒙古秘史》记载忽必烈推广鹿棋它的24格象征草原季节轮回,“双鹿VS狗群”映射了生态平衡法则,突袭与围猎展现游牧战术,弱势方通过精准突袭反败为胜反映草原食物链的共生法则鹿棋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虽被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面临着现存民间艺人不足,认知度低的传承挑战。

image.png

那么当围棋的方圆智慧遇见鹿棋的游牧哲学,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

近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推出的《双语棋与文化传承》这项历时8个月的教学改革项目成功将汉族围棋与蒙古族鹿棋进行创新性融合,开创了民族地区师范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范式。

image.png

项目组深入挖掘两种棋类背后的文化密码:围棋蕴含"天圆地方"的哲学体系,鹿棋则保留着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智慧。通过邀请内蒙古围棋协会专家与科尔沁民间鹿棋艺人组建研发团队,提炼出"战略布局""生态博弈"两大教学模块。

1. 文化层:学生通过VR技术体验清代那达慕大会鹿棋对弈场景

2. 技能层:开发"蒙汉双棋"智能教学平台,实现棋理算法可视化

3. 教育层:师范生需完成跨文化教学设计,如用鹿棋元素讲解几何对称

 

image.png

   棋盘设计:

圆形内嵌13x13网格(外圈象征汉族农田,内圈7x7加粗线象征蒙古草原)

策略象征:

游牧方需分散突破(模拟草原迁徙)

农耕方用青苗建立防线(青苗不可移动体现作物扎根)

棋盘隐喻:

采用围棋传统棋盘加以改良,外圈青苗象征"精耕细作",内圈草原保留蒙古鹿棋核心区;犁杖走田字格对应"井田制",水渠长距直行体现水利工程,圆形内嵌方棋盘为汉族传统天圆地方

形成"棋三步教学法"(文化溯源-规则对比-创新应用)

87%参与学生通过课程获得民族文化传播能力认证

image.png

团队深入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及阿尔山市,走访七个社区、八个村庄。项目带动周边6所中小学开设棋艺社团,中小学教师表示:"学生们通过融合棋局,既理解了'金角银边'的围棋术语,也学会了用蒙语讲述鹿棋故事。"

image.png

在双语棋发展的路上,我们将充分挖掘棋类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纽带的独特价值,深度分析围棋及蒙古鹿棋文化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政策环境、引导社会参与、推动文化创新、提升全民意识、建立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实现传统棋类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范例。同时建议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基础,制定专项实施细则,明确棋类文化的法律定位与保护标准。

未来将通过"云棋院"平台与蒙古国高校开展跨境棋艺教研。正如师范教育系书记童乐庭所言:"当棋子落在文化交融的交叉点上,教育的棋局便有了更辽阔的天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评话题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