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断舍离有感
2021-12-07 08:52:5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为什么青春容易迷茫,也许是我们还没有体验过大千世界里丰富的物资、精神享受。断舍离并非无欲无求,而是“看见”真正所需。简单比复杂难,科技发展,一代代人的意志传递,如今自己所要可能已经夹杂太多他人所要。从小我们被赋予做加法的能力,加上了衣食住行后,大部分人便陷入无限的加法之中,生活富足后,内心的空便会再次显现,似乎只有不断做加法的麻醉药才能缓解这种隐疾,但逐渐产生耐药性后,那种空会爆发,导致一个人的麻木,只能被各种琐事驱动生活着,也许就是一辈子。“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这样的人生,可悲吗?我没有准确的答案,或是没有对自己未来陷入这样的信心。

能根治这种病吗,或者是真正“看见”自己,内心越是丰盈,生活越是简素。“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在看他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他敢于舍弃多少”。那衡量一个人“看见”的程度呢,不在于......而在于......这个空需要自己填补。

成长,是给生命做加法,但一个人的成熟,是从学会减法开始的。当你开始简化你的生活,清空内心的负累,才能窥见幸福的真谛。看见自己所累,“看见”自己是否“累”,当然一切也不能纸上谈兵,现在的自己加法还没做好,路是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有痕迹,每一步都算数。

skycity语:

“还和您素未谋面,但看你微信头像和今天发的照片上的白发让一对比我心头一颤,我坚信你的路是正确的,希望你乐在其中每一天!!”

这是我们新的组织诞生后于当晚19:21收到的文字 。

“笔耕不辍,心力见增”我当时的回复

第一时间,我当然因为看见了体贴而看见了感动

第二时间,我看见了他的感动

第三时间,我看见了他的迷茫和挣扎,同时看见了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

因为,衡量一个人“看见”的程度,不在于收入眼底的显化,而在于直达底层思考的能量。

这是需要我们自己磨炼加工出来的。

所以,最后我想修改的是脑耕不辍,心力渐增。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评话题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